| 編者的話 | 前言 | 說明 | 診療系統 | 處方查詢 | 呼吸系統 | 循環系統 | 消化系統 | 泌尿系統 | 神經系統 | 關節系統 | 新陳代謝
| 常見症狀 |
| 外科疾病 | 皮膚疾病 |
婦科疾病 | 兒科疾病 | 鼻咽疾病 | 耳科疾病 | 眼科疾病 |
【診療系統】
- 外科疾病
- 癰癤
- 癰癤
【癰癤】
『癰癤』外科精義辯瘡疽癤腫證候法:熱發於皮膚之間,是以浮腫根小,至大不過二三寸者癤也;六腑積熱,騰出於外,肌肉之間,其發暴甚,腫皮光輭,侵展廣大者癰也。
- 十味敗毒散
【十味敗毒散】
〔出典〕華岡青州。
〔功能〕發汗解表,清熱解毒。
〔主治〕瘡腫初起,惡寒發熱,紅腫疼痛,癰癤濕疹,蕁麻疹,皮膚癢。
〔組成〕柴胡 一錢 桔梗 二錢 川芎 二錢 櫻皮 二錢 茯苓 三錢 獨活 一錢 防風 三錢 荊芥 二錢 甘草 一錢半 生薑 三片。
〔加減〕連翹 三錢。 - 千金內托散
【千金內托散】
〔出典〕萬病回春。
〔功能〕活血補虛,辟穢生新。
〔主治〕治癰疽瘡癤,未成者速散,已成者速潰。
〔組成〕人參 二錢 當歸 三錢 黃耆 三錢 川芎 二錢 防風 三錢 桔梗 三錢 厚朴 二錢 桂枝 三錢 白芷 二錢 甘草 一錢。 - 大黃牡丹皮湯
【大黃牡丹皮湯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瀉熱破瘀,消腫散結。
〔主治〕腸癰初起,右少腹疼痛拒按,甚則局部腫痞,按之痛甚,小便數如淋,或右足屈而不伸,或時發熱,自汗出復惡寒,其脈遲緊者,膿未成可下之,當有血;脈洪數者,膿已成亦可下也。
〔組成〕大黃 一錢 牡丹皮 三錢 桃仁 三錢 芒硝 二錢 冬瓜子 五錢。 - 托裏消毒散
【托裏消毒散】
〔出典〕萬病回春。
〔功能〕益氣養血,托膿生肌。
〔主治〕一切癰疽,數日未消者。服此藥,瘡未成即消,己成即潰。能壯氣血,固脾胃,使毒氣不能內攻,使膿易潰,肌肉易生。
〔組成〕當歸 三錢 黃耆 三錢 花粉 三錢 防風 二錢 川芎 二錢 桔梗 三錢 皂角刺 三錢 白芷 三錢 金銀花 三錢 厚朴 二錢 陳皮 二錢。右剉一劑,酒水各一盞煎服。
〔加減〕去穿山甲。 - 防風通聖散
【防風通聖散】
〔出典〕劉河間。
〔功能〕發表攻裏,疏風清熱。
〔主治〕治風熱壅盛、表裏俱實證。惡寒發熱、咽痛口苦而乾、無汗心煩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、舌苔黃膩、脈洪數。亦治瘡瘍腫毒、腸風痔漏。
〔組成〕薄荷 一錢 麻黃 一錢 連翹 三錢 當歸 三錢 生薑 三片 桔梗 三錢 大黃 一錢 荊芥 二錢 芍藥 三錢 黃芩 二錢 甘草 一錢 防風 三錢 梔子 二錢 石膏 三錢 滑石 三錢 白朮 三錢 芒硝 二錢 川芎 二錢 加生薑、蔥白煎。
〔加減〕1. 肥胖症者:加南星、蒼朮。2.風寒外感:加蒼朮、羌活。3.熱甚者:加黃連、黃柏。4.高血壓:加天麻、鉤藤、草決明。5.痔漏合乙字湯。6.瘡瘍腫毒:合排膿散。7.表實裏不實:去硝、黃名曰雙解散。 - 苦參湯
【苦參湯】
〔出典〕壽世保元。
〔功能〕消一切風毒,理脾胃,大治瘡科之聖藥。
〔主治〕治楊梅癘風等瘡,能治内熱,消瘡毒,補心養氣。
〔組成〕苦參半斤洗淨,剉碎,分作二處,將絹袋兜浸酒一罈,春冬浸一月,秋夏浸十日後,早晚間服。 - 真人活命飲
【真人活命飲】
〔出典〕醫方集解。(去穿山甲方)
〔功能〕散熱解毒,消癰潰堅。
〔主治〕一切癰疽腫毒初起未消者。
〔組成〕白芷 二錢 貝母 二錢 天花粉 三錢 甘草節 一錢 當歸 三錢 防風 三錢 陳皮 二錢 沒藥 二錢 乳香 二錢 皂角刺 三錢 金銀花 三錢。(用好酒煎。喜飲者多飲,酒以行藥勢。)
〔加減〕穿山甲為保育類禁用故去之。
〔禁忌〕酸物,鐵器。 - 排膿散
【排膿散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解毒排膿,消癰止痛。
〔主治〕諸瘡瘍內癰之實證者。
〔組成〕枳實 二錢 白芍 三錢 桔梗 三錢。 - 紫雲膏
【紫雲膏】
〔出典〕外科正宗。(原方稱潤肌膏)
〔功能〕活血去腐,解毒止痛,生肌潤膚。
〔主治〕療一切瘡瘍潰爛膿腐不脫,疼痛不止,新肌難生者。
〔組成〕當歸、紫草根、麻油、蜜蠟。熬膏。 - 黃耆建中湯
【黃耆建中湯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溫中補氣,和裏緩急。
〔主治〕虛勞裏急,諸損不足。脘腹冷痛,喜溫喜按,面黃體瘦,飲食減少,少氣懶言,舌淡苔薄白。
〔組成〕黃耆 三錢 桂枝 三錢 炙甘草 二錢 炒白芍 五錢 飴糖 一兩 大棗 二枚 生薑 三片。
- 癰癤
- 疝氣
- 疝氣
【疝氣】
萬病回春:疝氣者,疝本肝經,宜通勿塞,與腎經無干,或有形無聲,或有形如瓜,有聲似蚌,是疝氣病也。始初得濕熱在經,鬱久後感寒氣外束,不得疎散,所以作痛,不可執作寒論。
- 三和散
【三和散】
〔出典〕和劑局方。
〔功能〕和脾胃,消積聚。
〔主治〕五藏不調,三焦不和,心腹痞悶,脅肋脹滿,風壅氣滯,肢節煩疼,頭面虛浮,手足微腫,腸胃燥澀,大便秘難。雖年高氣弱,並可服之。又治背痛脅痛,有妨飲食。及腳上攻,胸腹滿悶,大便不通。
〔組成〕檳榔 一錢 甘草 一錢 木香 一錢 陳皮 二錢 芎藭 二錢 白朮 三錢 大腹皮 三錢 羌活 一錢 紫蘇 二錢 木瓜 三錢 沉香 一錢。 - 大建中湯
【大建中湯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祛寒補虛,降逆止痛。
〔主治〕治心胸中大寒痛,嘔不能飲食,腹中寒氣上衝,皮起出見有頭足,上下痛不可觸近者。
〔組成〕蜀椒 二錢 人參 三錢 乾薑 二錢 飴糖 一兩。(後下) - 大黃牡丹皮湯
【大黃牡丹皮湯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瀉熱破瘀,消腫散結。
〔主治〕腸癰初起,右少腹疼痛拒按,甚則局部腫痞,按之痛甚,小便數如淋,或右足屈而不伸,或時發熱,自汗出復惡寒,其脈遲緊者,膿未成可下之,當有血;脈洪數者,膿已成亦可下也。
〔組成〕大黃 一錢 牡丹皮 三錢 桃仁 三錢 芒硝 二錢 冬瓜子 五錢。 - 小建中湯
【小建中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,金匱。
〔功能〕溫中補虛,和裏緩急。
〔主治〕虛勞腹痛,溫按則痛減,舌淡苔白,脈細弦而緩;或心中動悸,虛煩不寧,面色無華,或四肢痠楚,手足煩熱,咽乾口燥。
〔組成〕芍藥 五錢 桂枝 三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 炙甘草 二錢 飴糖 六錢。(後下) - 防風通聖散
【防風通聖散】
〔出典〕劉河間。
〔功能〕發表攻裏,疏風清熱。
〔主治〕治風熱壅盛、表裏俱實證。惡寒發熱、咽痛口苦而乾、無汗心煩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、舌苔黃膩、脈洪數。亦治瘡瘍腫毒、腸風痔漏。
〔組成〕薄荷 一錢 麻黃 一錢 連翹 三錢 當歸 三錢 生薑 三片 桔梗 三錢 大黃 一錢 荊芥 二錢 芍藥 三錢 黃芩 二錢 甘草 一錢 防風 三錢 梔子 二錢 石膏 三錢 滑石 三錢 白朮 三錢 芒硝 二錢 川芎 二錢 加生薑、蔥白煎。
〔加減〕瘡瘍腫毒:合排膿散。 - 桂枝加芍藥湯
【桂枝加芍藥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調和營衛,緩急止痛。
〔主治〕太陽誤下,腹痛屬太陰證。
〔組成〕桂枝 三錢 芍藥 五錢 甘草 二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。 - 柴胡桂枝湯
【柴胡桂枝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和裏發表,解熱除寒。
〔主治〕傷寒六七日,發熱,微惡寒,支節煩痛,微嘔,心下支結。外證未去者。
〔組成〕柴胡 一錢 桂枝 三錢 半夏 三錢 人參 三錢 黃芩 二錢 芍藥 三錢 甘草 一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。 - 橘核丸
【橘核丸】
〔出典〕濟生方。
〔功能〕行氣破滯,消堅散結。
〔主治〕睪丸腫脹,偏有大小,或堅硬如石,或上引臍腹絞痛,陰襄腫脹,或滲黃水,或成癰潰爛。
〔組成〕橘核 三錢 木通 二錢 海藻 三錢 枳實 二錢 昆布 三錢 元胡 二錢 海帶 三錢 桂心 一錢 木香 一錢 厚朴 二錢 桃仁 二錢 川楝子 三錢。
- 疝氣
- 肛圍膿瘍
- 肛圍膿瘍
【肛圍膿瘍】
肛圍膿瘍,是指肛門附近腫潰瘡瘍之疾患。在古醫籍中因腫潰部位不同,記載的症名頗多,如生於肛門內外的肛門癰,稱臟毒;生於會陰穴的稱懸癰;生於尾膂穴高骨上的稱鸛口疽;生於尾骨略上部位的稱坐馬癰;生於腎囊兩旁,大腿根近股縫的稱跨馬癰等。且潰後久不收口,均能成漏或雖歛易於復發。
- 十全大補湯
【十全大補湯】
〔出典〕醫方集解。
〔功能〕助陽固衛。
〔主治〕心肺虛損,氣血兩虛。
〔組成〕人參 三錢 黃耆 三錢 熟地黃 三錢 白朮 三錢 當歸 三錢 芍藥 三錢 茯苓 三錢 川芎 二錢 肉桂 一錢 炙甘草 二錢。 - 大黃牡丹皮湯
【大黃牡丹皮湯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瀉熱破瘀,消腫散結。
〔主治〕腸癰初起,右少腹疼痛拒按,甚則局部腫痞,按之痛甚,小便數如淋,或右足屈而不伸,或時發熱,自汗出復惡寒,其脈遲緊者,膿未成可下之,當有血;脈洪數者,膿已成亦可下也。
〔組成〕大黃 一錢 牡丹皮 三錢 桃仁 三錢 芒硝 二錢 冬瓜子 五錢。 - 托裏消毒散
【托裏消毒散】
〔出典〕萬病回春。
〔功能〕益氣養血,托膿生肌。
〔主治〕一切癰疽,數日未消者。服此藥,瘡未成即消,己成即潰。能壯氣血,固脾胃,使毒氣不能內攻,使膿易潰,肌肉易生。
〔組成〕當歸 三錢 黃耆 三錢 花粉 三錢 防風 二錢 川芎 二錢 桔梗 三錢 皂角刺 三錢 白芷 三錢 金銀花 三錢 厚朴 二錢 陳皮 二錢 右剉一劑,酒水各一盞煎服。 - 真人活命飲
【真人活命飲】
〔出典〕醫方集解。
〔功能〕散熱解毒,消癰潰堅。
〔主治〕一切癰疽腫毒初起未消者。
〔組成〕白芷 二錢 貝母 二錢 天花粉 三錢 甘草節 一錢 當歸 三錢 防風 三錢 陳皮 二錢 沒藥 二錢 乳香 二錢 皂角刺 三錢 金銀花 三錢。(用好酒煎。 喜飲者多飲,酒以行藥勢。)
〔加減〕穿山甲為保育類禁用故去之。
〔禁忌〕酸物,鐵器。 - 紫雲膏
【紫雲膏】
〔出典〕外科正宗。(原方稱潤肌膏)
〔功能〕活血去腐,解毒止痛,生肌潤膚。
〔主治〕療一切瘡瘍潰爛膿腐不脫,疼痛不止,新肌難生者。
〔組成〕當歸、紫草根、麻油、蜜蠟。熬膏。
- 肛圍膿瘍
- 肛門瘺管
- 肛門瘺管
【肛門瘺管】
『肛門瘺管』內經曰:風客淫氣,其精乃亡,邪傷肝也,因而飽食,筋脈橫解,腸澼為痔。蓋緣風氣通於肝,肝生風,風生熱,風客則淫氣傷精,精亡則邪熱傷肝,因飽食行房,則筋脈橫解,而腸澼痔瘺生焉。
- 十全大補湯
【十全大補湯】
〔出典〕醫方集解。
〔功能〕助陽固衛。
〔主治〕心肺虛損,氣血兩虛。
〔組成〕人參 三錢 黃耆 三錢 熟地黃 三錢 白朮 三錢 當歸 三錢 芍藥 三錢 茯苓 三錢 川芎 二錢 肉桂 一錢 炙甘草 二錢。 - 托裏消毒散
【托裏消毒散】
〔出典〕萬病回春。
〔功能〕益氣養血,托膿生肌。
〔主治〕一切癰疽,數日未消者。服此藥,瘡未成即消,己成即潰。能壯氣血,固脾胃,使毒氣不能內攻,使膿易潰,肌肉易生。
〔組成〕當歸 三錢 黃耆 三錢 花粉 三錢 防風 二錢 川芎 二錢 桔梗 三錢 皂角刺 三錢 白芷 三錢 金銀花 三錢 厚朴 二錢 陳皮 二錢 右剉一劑,酒水各一盞煎服。
〔加減〕去穿山甲。 - 防風通聖散
【防風通聖散】
〔出典〕劉河間。
〔功能〕發表攻裏,疏風清熱。
〔主治〕治風熱壅盛、表裏俱實證。惡寒發熱、咽痛口苦而乾、無汗心煩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、舌苔黃膩、脈洪數。亦治瘡瘍腫毒、腸風痔漏。
〔組成〕薄荷 一錢 麻黃 一錢 連翹 三錢 當歸 三錢 生薑 三片 桔梗 三錢 大黃 一錢 荊芥 二錢 芍藥 三錢 黃芩 二錢 甘草 一錢 防風 三錢 梔子 二錢 石膏 三錢 滑石 三錢 白朮 三錢 芒硝 二錢 川芎 二錢 加生薑、蔥白煎。
〔加減〕痔漏合乙字湯。 - 真人活命飲
【真人活命飲】
〔出典〕醫方集解。
〔功能〕散熱解毒,消癰潰堅。
〔主治〕一切癰疽腫毒初起未消者。
〔組成〕白芷 二錢 貝母 二錢 天花粉 三錢 甘草節 一錢 當歸 三錢 防風 三錢 陳皮 二錢 沒藥 二錢 乳香 二錢 皂角刺 三錢 金銀花 三錢(用好酒煎。 喜飲者多飲,酒以行藥勢。)
〔加減〕穿山甲為保育類禁用故去之。
〔禁忌〕酸物,鐵器。 - 當歸建中湯
【當歸建中湯】
〔出典〕和劑局方。
〔功能〕溫寒益氣養血。
〔主治〕婦人一切血氣虛損,及產後勞傷,虛羸不足,腹中痛,吸吸少氣,少腹拘急,痛引腰背,時自汗出,不思飲食。
〔組成〕白芍藥 五錢 肉桂 一錢 當歸 三錢 甘草 一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。 - 歸脾湯
【歸脾湯】
〔出典〕婦人良方。
〔功能〕補益氣血,健脾養心。
〔主治〕思慮過度,勞傷心脾,怔忡健忘,驚悸盜汗,發熱體倦,食少不眠。或脾虛不能攝血,致血妄行。及婦人經帶。
〔組成〕人參 三錢 茯苓 三錢 黃耆 三錢 白朮 三錢 龍眼肉 三錢 酸棗仁 三錢 當歸 三錢 遠志 二錢 木香 一錢 甘草 一錢 大棗 二枚 生薑 三片。
- 肛門瘺管
- 肛門脫出
- 肛門脫出
【肛門脫出】
脫肛之證,肛門翻出,虛寒脫出也。難經云:虛實出焉,出者為虛,入者為實。肛門之脫,非虛無故然哉!蓋實則溫,溫則內氣充,有所蓄;虛則寒,寒則內氣餒,而不能收。況大腸有厚薄,與肺為表裏,肺藏蘊熱則閉,虛則脫。三因之論,婦人有此疾者,產育用力過多;小兒此疾皆因久利,大腸虛冷所為也。
- 六君子湯
【六君子湯】
〔出典〕和劑局方。
〔功能〕益氣健脾,燥濕化痰。
〔主治〕脾胃氣虛兼痰濕之證。 食少便溏,胸脘痞悶,甚則嘈雜,咳嗽痰多色白,噁心嘔吐,舌淡苔白,脈濡緩。
〔組成〕人參 三錢 白朮 三錢 茯苓 三錢 半夏 三錢 陳皮 二錢 炙甘草 二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。 - 當歸芍藥散
【當歸芍藥散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養血調肝,健脾利濕。
〔主治〕妊娠腹中疼痛,及婦人少腹諸痛。腹中拘急綿綿作痛,按之痛減,頭眩,小便不利,足跗浮腫,舌淡紅,苔白膩,脈濡細緩。
〔組成〕當歸 三錢 川芎 二錢 白芍 三錢 茯苓 三錢 白朮 三錢 澤瀉 三錢。 - 當歸建中湯
【當歸建中湯】
〔出典〕和劑局方。
〔功能〕溫寒益氣養血。
〔主治〕婦人一切血氣虛損,及產後勞傷,虛羸不足,腹中痛,吸吸少氣,少腹拘急,痛引腰背,時自汗出,不思飲食。
〔組成〕白芍藥 五錢 肉桂 一錢 當歸 三錢 甘草 一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。 - 補中益氣湯
【補中益氣湯】
〔出典〕脾胃論。
〔功能〕益氣升陽,調補脾胃。
〔主治〕中氣下陷之證,脫肛子宮下垂,胃下垂,久瀉久痢。 氣虛發熱証。發熱,自汗出,渴喜熱湯,少氣懶言,肢體倦怠乏力,舌淡,苔白,脈虛軟無力。
〔組成〕黃耆 三錢 人參 二錢 白朮 三錢 炙甘草 一錢半 當歸 三錢 陳皮 二錢 升麻 一錢半 柴胡 一錢半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。
- 肛門脫出
- 痔瘡
- 痔瘡
【痔瘡】
痔瘡是指直腸末端肛門處血脈瘀結,形成小肉突起,伴有出血疼痛、脫出的症狀。醫學綱目謂:「如大澤之中有小山突出為痔。人於九竅中,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,不獨於肛門邊生也。」
- 乙字湯
【乙字湯】
〔出典〕原南陽。
〔功能〕解熱,消炎,通便。
〔主治〕大便燥結,便秘,痔核疼痛,各種痔疾。
〔組成〕當歸 三錢 柴胡 二錢 黃芩 三錢 升麻 一錢半 甘草 二錢 大黃 一錢。
〔加減〕桃仁 三錢 牡丹皮 三錢 魚腥草 三錢。 - 大黃牡丹皮湯
【大黃牡丹皮湯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瀉熱破瘀,消腫散結。
〔主治〕腸癰初起,右少腹疼痛拒按,甚則局部腫痞,按之痛甚,小便數如淋,或右足屈而不伸,或時發熱,自汗出復惡寒,其脈遲緊者,膿未成可下之,當有血;脈洪數者,膿已成亦可下也。
〔組成〕大黃 一錢 牡丹皮 三錢 桃仁 三錢 芒硝 二錢 冬瓜子 五錢。 - 芎歸膠艾湯
【芎歸膠艾湯】
〔出典〕醫方集解。
〔功能〕溫經行滯,止血養血。
〔主治〕半產漏下治婦人漏下,或半產後下血不絕。 或妊娠下血,腹痛為胞阻。亦治損傷衝任,月水過多,淋瀝不斷。嚴氏治胎動經漏,腰痛腹滿,搶心短氣,加黃耆。千金翼治從高墜下,損傷五臟吐血,及金瘡筋肉絕者,加乾薑。
〔組成〕川芎 二錢 當歸 三錢 阿膠 三錢 黑艾葉 二錢 甘草 一錢 地黃 三錢 白芍 三錢。 - 桂枝茯苓丸
【桂枝茯苓丸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活血化瘀,消積癥塊。
〔主治〕婦人小腹宿有瘀血,留結胞宮,妊娠胎動不安,漏下不止,血色紫黑晦暗,腹痛拒按,或產後惡露不盡,婦女經行不暢,痛經經閉,癥積痞塊。
〔組成〕桂枝 三錢 茯苓 三錢 牡丹皮 二錢 桃仁 二錢 芍藥 三錢。 - 桃仁承氣湯
【桃仁承氣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調營解外,和胃潤燥。
〔主治〕傷寒外証不解,熱結膀胱,小腹脹滿,大便黑,小便利,躁渴譫語,畜血,發熱如狂。及血瘀胃痛,腹痛。瘧疾,實熱夜發。痢疾,畜血急痛。
〔組成〕桃仁 三錢 大黃 一錢 甘草 一錢 桂枝 三錢 芒硝 二錢。 - 當歸建中湯
【當歸建中湯】
〔出典〕和劑局方。
〔功能〕溫寒益氣養血。
〔主治〕婦人一切血氣虛損,及產後勞傷,虛羸不足,腹中痛,吸吸少氣,少腹拘急,痛引腰背,時自汗出,不思飲食。
〔組成〕白芍藥 五錢 肉桂 一錢 當歸 三錢 甘草 一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。
- 痔瘡
- 瘭疽
- 瘭疽
【瘭疽】
《外臺秘要》瘭疽論說曰:「瘭疽者,肉中忽生點子如豆粒,小者如黍粟,劇者如梅李,或赤黑青白不定,一種其狀有根,不浮腫,痛瘮應心,根深至肌,少久便四面悉腫皰,黯黯紫黑色,能爛壞筋骨也;毒散逐脉入藏殺人,南方人名為榻著。」
- 升麻膏
【升麻膏】
〔出典〕外臺秘要。
〔功能〕傅之藥。
〔主治〕初指頭先作黯疱,然後腫赤黑黯,瘮痛入心是也。復有惡肉病者,身上忽有肉如赤豆粒突出,便長推出如牛馬乳,上如雞冠狀。
〔組成〕升麻、白薇、漏蘆、連翹、芒消 各二兩 黃芩、蛇銜、枳實 各二兩,炙 梔子人 二十枚 蒴藋 四兩。 右十味切,擣破令細,後以水三升漬半日,以猪膏五升煎,水氣竭去滓,傅諸丹毒皆用,及熱瘡腫上,並日三易之。。 - 生肉膏
【生肉膏】
〔出典〕外臺秘要。
〔功能〕傅瘡上。
〔主治〕療癰瘤潰漏,及金瘡百瘡,悉療之方。
〔組成〕真當歸、附子 炮 甘草、白芷、芎藭 各一兩 薤白 一兩 生地黃 三兩。右七味咀,以豬膏三升半合,微火煎白芷、地黃,去滓,稍以傅瘡上,日三,良。。 - 紫雲膏
【紫雲膏】
〔出典〕外科正宗。(原方稱潤肌膏)
〔功能〕活血去腐,解毒止痛,生肌潤膚。
〔主治〕治療一切瘡瘍潰爛膿腐不脫,疼痛不止,新肌難生者。
〔組成〕當歸、紫草根、麻油、蜜蠟。熬膏。 - 漏蘆湯
【漏蘆湯】
〔出典〕外臺秘要。
〔功能〕卷之二十四。
〔主治〕治瘭疽。
〔組成〕漏蘆、白斂、黃芩、麻黃 去節 白薇、枳實 炙 升麻、芍藥、甘草 各二兩,炙 大黃 三兩。 右十味切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無藥,單用大黃下之良。
- 瘭疽
- 脫疽
- 脫疽
【脫疽】
『脫疽』外科心法:此證多生足指之間,手指生者間或有之。蓋手足十指,乃藏府枝幹。未發疽之先,煩躁發熱,頗類消渴,日久始發此患。初生如粟,黃皰一點,皮色紫暗,猶如煮熟紅棗,黑氣浸漫,腐爛延開,五指相傳,甚則攻於脚面,痛如湯潑火燃,其臭氣雖異香難解。
- 十全大補湯
【十全大補湯】
〔出典〕醫方集解。
〔功能〕助陽固衛。
〔主治〕心肺虛損,氣血兩虛。
〔組成〕人參 三錢 黃耆 三錢 熟地黃 三錢 白朮 三錢 當歸 三錢 芍藥 三錢 茯苓 三錢 川芎 二錢 肉桂 一錢 炙甘草 二錢。 - 大柴胡湯
【大柴胡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外解表邪,內通裏實。
〔主治〕少陽,陽明合病,往來寒熱,胸脇苦滿,嘔不止,口苦,鬱鬱微煩,心下滿痛或痞硬,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,舌苔黃厚,脈弦有力。
〔組成〕柴胡 一錢 半夏 三錢 芍藥 三錢 生薑 三片 大黃 一錢 黃芩 二錢 枳實 二錢 大棗 二枚。 - 大黃牡丹皮湯
【大黃牡丹皮湯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瀉熱破瘀,消腫散結。
〔主治〕腸癰初起,右少腹疼痛拒按,甚則局部腫痞,按之痛甚,小便數如淋,或右足屈而不伸,或時發熱,自汗出復惡寒,其脈遲緊者,膿未成可下之,當有血;脈洪數者,膿已成亦可下也。
〔組成〕大黃 一錢 牡丹皮 三錢 桃仁 三錢 芒硝 二錢 冬瓜子 五錢。 - 甘草附子湯
【甘草附子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金匱。
〔功能〕溫經除濕,祛風和營。
〔主治〕風濕相博,一身煩痛,汗出惡風,小便不利,或身微腫。
〔組成〕甘草 二錢 附子 一錢 白朮 三錢 桂枝 三錢。 - 防風通聖散
【防風通聖散】
〔出典〕劉河間。
〔功能〕發表攻裏,疏風清熱。
〔主治〕治風熱壅盛、表裏俱實證。惡寒發熱、咽痛口苦而乾、無汗心煩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結、舌苔黃膩、脈洪數。亦治瘡瘍腫毒、腸風痔漏。
〔組成〕薄荷 一錢 麻黃 一錢 連翹 三錢 當歸 三錢 生薑 三片 桔梗 三錢 大黃 一錢 荊芥 二錢 芍藥 三錢 黃芩 二錢 甘草 一錢 防風 三錢 梔子 二錢 石膏 三錢 滑石 三錢 白朮 三錢 芒硝 二錢 川芎 二錢 加生薑、蔥白煎。
〔加減〕瘡瘍腫毒:合排膿散。 - 抵當湯
【抵當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下除結熱,攻逐畜血。
〔主治〕太陽病六七日,表證仍在,脈微而沉,反不結胸。其人發狂者,以熱在下焦,少腹當硬滿。小便自利者,必有畜血,令人善忘。所以然者,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。
〔組成〕桃仁 二錢 水蛭 二錢 大黃 二錢 虻蟲 二錢。 - 桂枝加附子湯
【桂枝加附子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解表解肌,止汗漏不止。
〔主治〕太陽病發汗,遂漏不止,惡風,小便難,四肢微急。
〔組成〕桂枝 三錢 白芍 三錢 甘草 二錢 附子 一錢 大棗 二枚 生薑 三片。 - 桂枝茯苓丸
【桂枝茯苓丸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活血化瘀,消積癥塊。
〔主治〕婦人小腹宿有瘀血,留結胞宮,妊娠胎動不安,漏下不止,血色紫黑晦暗,腹痛拒按,或產後惡露不盡,婦女經行不暢,痛經經閉,癥積痞塊。
〔組成〕桂枝 三錢 茯苓 三錢 牡丹皮 二錢 桃仁 二錢 芍藥 三錢。 - 桃仁承氣湯
【桃仁承氣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調營解外,和胃潤燥。
〔主治〕傷寒外証不解,熱結膀胱,小腹脹滿,大便黑,小便利,躁渴譫語,畜血,發熱如狂。及血瘀胃痛,腹痛。瘧疾,實熱夜發。痢疾,畜血急痛。
〔組成〕桃仁 三錢 大黃 一錢 甘草 一錢 桂枝 三錢 芒硝 二錢。 - 紫雲膏
【紫雲膏】
〔出典〕外科正宗。(原方稱潤肌膏)
〔功能〕活血去腐,解毒止痛,生肌潤膚。
〔主治〕治療一切瘡瘍潰爛膿腐不脫,疼痛不止,新肌難生者。
〔組成〕當歸、紫草根、麻油、蜜蠟。熬膏。
- 脫疽
- 凍傷
- 凍傷
【凍傷】
『凍傷』千金翼方:婦人面藥手膏方數條,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。治冬月冒涉凍凌,面目手足瘃壞,及始熱疼痛欲瘃方。治手足皴凍欲脫方。治凍傷十指欲墮方。
- 桂枝茯苓丸
【桂枝茯苓丸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活血化瘀,消積癥塊。
〔主治〕婦人小腹宿有瘀血,留結胞宮,妊娠胎動不安,漏下不止,血色紫黑晦暗,腹痛拒按,或產後惡露不盡,婦女經行不暢,痛經經閉,癥積痞塊。
〔組成〕桂枝 三錢 茯苓 三錢 牡丹皮 二錢 桃仁 二錢 芍藥 三錢。 - 桃仁承氣湯
【桃仁承氣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調營解外,和胃潤燥。
〔主治〕傷寒外証不解,熱結膀胱,小腹脹滿,大便黑,小便利,躁渴譫語,畜血,發熱如狂。及血瘀胃痛,腹痛。瘧疾,實熱夜發。痢疾,畜血急痛。
〔組成〕桃仁 三錢 大黃 一錢 甘草 一錢 桂枝 三錢 芒硝 二錢。 - 紫雲膏
【紫雲膏】
〔出典〕外科正宗。(原方稱潤肌膏)
〔功能〕活血去腐,解毒止痛,生肌潤膚。
〔主治〕治療一切瘡瘍潰爛膿腐不脫,疼痛不止,新肌難生者。
〔組成〕當歸、紫草根、麻油、蜜蠟。熬膏。 - 當歸四逆湯
【當歸四逆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養血散寒,溫經通脈。
〔主治〕血虛陽氣不振,外感寒邪証。 手足厥冷,或局部青紫,舌淡苔白,脈沈細。寒邪侵入經絡,致腰腿,股足疼痛麻木者。
〔組成〕當歸 三錢 桂枝 三錢 芍藥 三錢 細辛 一錢 甘草 一錢 木通 二錢 大棗 二枚。
- 凍傷
- 湯火傷
- 湯火傷
【湯火傷】
『湯火傷』萬病回春醫案數則:一男子火傷,兩臂焮痛,大小便不利。一男子因醉被熱湯,傷腿潰爛,發熱作渴飲水。一人夜間被回祿,煙薰致死者,以蘿蔔汁灌之即甦。
- 三黃瀉心湯
【三黃瀉心湯】
〔出典〕金匱要略。
〔功能〕瀉火解毒,清化濕熱。
〔主治〕一切實火熱甚,迫血妄行,面紅目赤,吐血衄血,煩躁便秘,神昏發狂口舌生瘡,丹毒癰腫,下利膿血。
〔組成〕大黃 一錢 黃連 一錢 黃芩 二錢。 - 四逆散
【四逆散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疏肝解鬱,陽證厥熱。
〔主治〕傷寒少陰證,陽邪入裏,四逆不溫。 或欬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泄利下重。
〔組成〕炙甘草 二錢 枳實 二錢 柴胡 一錢 芍藥 三錢。
〔加減〕 1. 腹痛:加附子。2. 泄利下重:加薤白。3. 小便不利:加茯苓。 4. 悸:加桂枝。5. 欬:加五味子,乾薑,併主下利。 - 白虎湯
【白虎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清熱生津,消渴解煩。
〔主治〕肺胃實熱,治傷寒脈浮滑,表有熱,裏有寒。 及三陽合病,脈浮大,腹滿身重,難以轉側,口不仁而面垢,讝語遺尿,發汗則語,下之則頭上生汗,手足逆冷,汗出者。通治陽明病,脈洪大而長,不惡寒,反惡熱,頭痛自汗,口渴舌胎,目痛鼻乾,不得臥,心煩躁亂,日晡潮熱。或陽毒發斑,胃熱諸病。
〔組成〕石膏 三錢 知母 二錢 粳米 三錢 甘草 二錢。 -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
【柴胡加龍骨牡蠣湯】
〔出典〕傷寒論。
〔功能〕和解少陽,鎮驚安神。
〔主治〕傷寒八九日下之,胸滿煩驚,小便不利,譫語,身重不可轉側。
〔組成〕柴胡 一錢 半夏 三錢 茯苓 三錢 桂枝 三錢 黃芩 二錢 人參 二錢 龍骨 三錢 牡蠣 三錢 大黃 一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。 - 紫雲膏
【紫雲膏】
〔出典〕外科正宗。(原方稱潤肌膏)
〔功能〕活血去腐,解毒止痛,生肌潤膚。
〔主治〕治療一切瘡瘍潰爛膿腐不脫,疼痛不止,新肌難生者。
〔組成〕當歸、紫草根、麻油、蜜蠟。熬膏。 - 黃連解毒湯
【黃連解毒湯】
〔出典〕外臺秘要。
〔功能〕瀉火解毒。
〔主治〕三焦火熱證。狂躁心煩,口燥咽乾,大熱乾嘔,錯語不眠,吐血衄血,熱甚發斑,或外科癰腫疔毒,小便黃赤,舌紅苔黃,脈數有力。
〔組成〕黃連 二錢 黃芩 二錢 黃柏 二錢 梔子 二錢。
- 湯火傷
- 癰癤
